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知识  汽车文化

海立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年度,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冲突、市场需求疲弱等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公司经营班子坚决贯彻董事会确立的战略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的工作主基调,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工作如下:

  根据产业在线统计及海立调查综合分析,2022年中国转子式压缩机行业销量19,624万台,同比下降5.6%。海立转子式压缩机产量2,711万台,同比增长2.9%,销量2,711万台,同比增长2.9%,进一步稳固行业地位、扩大与行业第四位的领先优势。其中海立转子式压缩机出口销量535万台、同比增长5.5%;在印度市场销量210万台、同比增长20%。

  抓住双碳、欧美能源价格高企、新冷媒新能效等市场和技术变革机遇,实现NRAC(非家用空调压缩机)&PAC(轻型商用空调压缩机)销量572万台,同比增长14.4%。其中热泵专用压缩机销量136万台,同比增长19%。北美单元机市场获得突破,实现销量12.6万台,同比增长59%。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车用电动压缩机产销大幅增长,实现产量同比增长85.3%,销售同比增长82.8%,获得吉利、长城、东风日产、北汽、江铃、集度等客户10款车型新定点以及获得吉利、长城等客户7款车型新量产。报告期完成HVAC(汽车空调)销量203万套、同比增长9.4%,旋叶式汽车压缩机销量309万台。海立马瑞利加快向新能源业务转型,成功开拓了小鹏、比亚迪002594)等新能源车企,并实现了新能源车热泵系统、新能源车用温水加热器等重要新产品的量产。完成芜湖热交换核心零部件工厂一期投产,各项布局调整工作进入评估和启动实施阶段。

  严格按照“三降一升”的工作要求,将降有息负债、降应收存货、降成本费用、提升主业盈利水平作为改善集团财务状况,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主要途径。2022年主要通过推行精益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能配置,逐步降低费用率;通过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提升资金周转速度,降低对流动资金的占用,不仅完成当年三项占比目标,同时也降低有息负债规模,有效地改善了公司经济运行质量。

  推进海立科创中心建设。海立马瑞利全球研发中心(中国)一期于2022年初投入使用,完成海立科创中心募投项目增加实施地点的审批。先进电机及驱动技术共性平台第三季度开始启动。新材料应用平台金山基地启动建设。

  在海立财务信息一体化总体蓝图规划和指导下,进一步推进主数据标准化、数据治理,海立马瑞利SAP系统中国区上线月上线,推进海立电器ERP系统切换整体实施方案,并完成第一子项目上海工厂及总部统筹管理功能在年底上线、提升公司治理与品牌形象

  2022年推进ESG体系建设,搭建海立ESG管治架构,设立ESG指标披露体系。海立践行ESG理念的实际行动,得到了社会第三方的认可。2022年WIND对海立ESG评级为A,评分居机械行业第一名,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授予“ESG金牛奖-新秀企业”。

  开展海立股份上市30周年、海立电器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海立品牌围绕公司战略转型,外宣扩大汽车零部件领域影响,以“夯实主业、拓展汽零、提升价值”为工作思路,在对外信息策划、汽车零部件品牌建设、价值传播三方面,整合公司宣传资源,拓展对外沟通渠道,全面更新公司官网、形象片、PPT、样本对外四大形象渠道,实现品牌价值在产业市场和资本市场双维度的提升。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是全球空调及压缩机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由于前几年的高增长带来消费透支及全球经济不景气等,行业自2018年以来增速放缓,进入平台期,同时受到2020年以来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行业发展下滑。根据产业在线统计及海立调查综合分析数据,2022年中国转子式压缩机行业销量19,624万台,同比下降5.6%,主要是由于下游空调行业对压缩机需求下降。家电是我国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2022下半年商务部等13部门发布联合通知,提出了开展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9条措施。北京、上海、山东、湖北、广东等地推出补贴政策,发放家电消费券。短期来看,“扩内需、促销费”等政策有利于需求释放,但是经济恢复基础尚需稳固,行业市场需求仍存不确定性。中长期看,家用空调及压缩机行业仍具发展空间,且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迎来消费升级和产品升级机遇,产品在向高效、变频、舒适健康及智能化方向发展,转子式压缩机在非家用空调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

  据Markines统计,2022年全球轻型车销量约8,105万辆,与2021年基本持平。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万辆和2,6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延续了去年的增长态势,其中乘用车在稳增长、促消费等政策拉动下,实现较快增长。国内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全年销量超680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进入新的发展和增长阶段。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纷纷加强战略谋划、强化政策支持,跨国汽车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国政府主导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已于2022年底结束,但2023年新能源汽车仍将免征新车购置税;2023年2月14日,欧洲议会通过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的《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将从2035年起禁止生产新的燃油车;2022年8月,美国总统签署《通胀削减法》,提出继续为新能源车提供单车7,500美元税收抵免,取消车企20万辆补贴规模上限,有效期2023年起至2032年底。总体而言,中国、欧洲、美国三大主要市场背后的驱动因素已不尽相同。中国市场已经实现从政策驱动向产品驱动切换;欧洲市场主要是政策驱动,全球最严苛汽车排放标准迫使车企做出改变,同时也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政策优待;美国市场新能源汽车发展滞后,近年来不断推出优惠政策。

  公司初步形成了“冷暖关联解决方案及核心零部件、汽车零部件”两大主业。冷暖关联解决方案及核心零部件业务主要为从事制冷转子式压缩机、制冷电机及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汽车零部件业务主要为从事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关键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的转子式压缩机产品主要用于家用空调、轻型商用空调以及新应用领域,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认可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现代制造技术中心,以及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装备和智能制造系统、国际化的产业布局,是全球领先的转子式空调压缩机供应商。

  公司的汽车零部件产品主要包括传统汽车空调压缩机、新能源车用电动涡旋压缩机、汽车空调系统、新能源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等,在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地如中国、日本、美国、欧洲等区域设有研发和制造基地,并加大中国研发资源的投入,优化全球工厂布局。推进汽车零部件第二主业芜湖产业集群建设,加速新增65万台新能源压缩机项目建设,发挥电动压缩机、热泵、HVWH(高压温水加热器)系统化产品组合优势,面向全球客户,大力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

  公司的制冷电机产品主要用于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拥有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微特电机节能降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工业设计中心、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分别在杭州、眉山建立生产基地,是国内领先的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电机专业供应商。

  公司的铸件产品主要用于压缩机、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在上海、安徽拥有2个制造基地,为国内铸铁行业的领先企业。

  公司在发展压缩机及其核心部件业务过程中,基于产业及自身的特点,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大规模机电产品领域,形成了以下核心竞争能力,为公司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机电领域的技术研发能力。空调压缩机为高度集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公司拥有先进的机电产品研发及试验设施、高素质的研发队伍,形成了“机械技术、电机技术、控制技术、材料技术、冷暖技术、仿真技术、音振技术、工艺技术、智能制造、试验检测”等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集成能力。

  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国内专利申请量2,630件,其中发明专利951件;累计已获授权专利1,801件,其中发明专利255件。

  2、大规模精益制造管理能力。空调压缩机生产具有多品种、高精度、高质量、快节拍、多工序、大规模离散制造等特点。公司采用先进装备和工艺,形成了“大规模精益制造管理能力”:大批高精生产、卓越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化自动化广泛应用、异地一体化管理。

  3、规模化运营成本管控能力。空调压缩机业务处于完全市场化竞争的家电领域,规模、成本是重要竞争手段。公司压缩机年产能约3,300万台、电机年产能约5,000万台、铸件年产能约10万吨,在规模化布局、供应链价格谈判、精细化成本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能力。

  4、中间产品顾客和市场能力。空调压缩机及其核心部件并非面向终端消费者,为中间产品,其营销有其特点。作为独立供应商,公司对中间产品的市场趋势把握、客户开拓、产品匹配及技术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拥有全球市场营销网络,以及行业知名品牌。

  5、独具特色的海立党群文化。企业文化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精神和灵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公司形成了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的具有海立特色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和工作氛围:重视技术、敬畏市场、追求效率、快速行动、持续创新、赋能员工、人文关怀等。

  2023年全球居民消费水平和能力呈下降趋势,空调行业国内市场预计较2022年有所回升,房地产有望走出低谷,在促消费等政策拉动下国内空调需求将有所恢复。海外市场通胀高企,库存处于高位,产业链进一步转移,空调出口形势不乐观。汽车方面全球车市缓慢复苏,新能源车继续呈现高速增长。

  空调行业虽然前期发展放缓,但因为家用空调发展的驱动力依旧存在,2023年销售规模有望“企稳回升”。总体2023年中国家用空调规模预计达到1.52亿台,在2022年基础上同比增长1.5%。预计2023全年空调出口小幅下降,降幅预计在5%左右,主要因为高通胀抑制需求,中美贸易影响导致部分北美窗机的产能向东南亚转移。得益于家用空调和转子式压缩机在中国强大的产业链优势和韧性,供应链脱钩对海立影响不大,影响主要在北美市场,少部分已经向东南亚转移,同时部分空调和上游供应链企业正在布局北美,主要是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墨西哥。

  随着全球节能减排及能源,转子式压缩机以其突出的节能效果、性价比优势,在空调以外的新领域推广应用,如热泵热水器及采暖系统、热泵干衣机、大数据及通讯设备空调、冷冻冷藏设备、车载空调等。随着双碳措施的进一步落地,部分领域未来5年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并且将给以清洁电力为驱动方式的转子式压缩机带来更多的应用场景和赛道。

  2022年,欧洲热泵已经跨上200万台的台阶,欧洲热泵市场和中国出口欧洲热泵连续三年实现高度增长,目前行业普遍对欧洲热泵市场比较乐观。美国在2022年通过了IRA(通胀削减法案),其中包括了对于热泵热水器和热泵采暖/冷暖空调的补贴政策;加上加州已经通过法律要求在节能建筑上配置热泵热水器以替代原有的燃气热水器,预计美国热泵将进入快速增长通道。

  随着芯片供应的逐步恢复,汽车行业普遍预计2023年全球汽车产销规模将继续呈现小幅增长态势。据Marklines数据,预计2023年全球轻型车销量将恢复增长态势,达约8,400万辆。据EVTank数据,预计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约1,400万辆,同比增长29%。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预计为2,760万辆,同比增长3%,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900万辆,同比增长35%,其中中端车型是消费市场真正需求所在,潜力巨大,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跨入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千万辆时代的国家。

  抓住全球节能减排、能源及互联网智能化浪潮机遇,抓住中国深化供给侧改革及扩大内需机遇,积极面对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挑战;

  以“从白色家电进军汽车零部件领域,从核心零部件发展系统集成,从国内市场为主到国际化全球布局”3个转型为发展路径;

  以“坚持技术引领导向、全方位推进国际化、提升智能制造水平、重塑传承企业文化、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全面提升总部能力”为重要支撑;

  随着与马瑞利汽车空调和压缩机领域业务的成功合作,公司发展形成“冷暖关联解决方案及其核心零部件、汽车零部件”两大主业双驱动的格局。未来,公司将解放思想,突破创新,加快多元化转型发展。

  冷暖关联解决方案及其核心零部件产业将进一步发展转子式压缩机、压缩机电机及铸件业务,核心主业转子式压缩机将坚持“技术引领、效率突破、客户首选”理念,持续拓展压缩机新应用领域,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突破提升市场地位,成为旋转式压缩机领导者。同时将持续发展工业装备领域热管理产品及商业领域冷冻冷藏产品业务,进入细分行业第一梯队。通过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国际化战略等举措确保目标的完成。

  汽车零部件产业将发挥公司多年来在大规模机电产品领域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汽车空调压缩机、汽车空调系统以及汽车用铸件、电机等业务,主攻方向为新能源汽车,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通过销售扩张、价值创造新产品、成本领先、制造能力卓越、赋能人才组织、协同效应发挥等举措确保目标的完成。

  冷暖关联解决方案及压缩机核心零部件产业巩固行业地位,坚持“独立压缩机供应商”发展道路,坚持“技术引领、效率突破、客户首选”理念,突破提升市场地位。旋转式压缩机持续优化产品和客户结构,着力提升市场响应速度,稳固全球市场地位,全年压缩机销量目标2,720万台。持续发展非家用空调压缩机,争取细分领域领先地位;持续发展轻商用大规格压缩机,扩大国内领先优势,并拓展海外市场;持续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国际化布局为支撑,加大海外重点区域的市场开拓力度,提升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深化智能制造,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聚焦海立马瑞利运营管理提质,全面掌握海立马瑞利全球业务开展情况,针对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项分析和措施制定。加强公司顶层设计,推进组织优化及文化融合,改进公司治理体系,提升全球总部管理能力;梳理市场战略、产品型谱及技术路线,明确公司具备整车智能化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零部件供应商的核心定位;重点拓展中国市场,建立健全整车智能化热管理系统的核心开发能力,加快市场拓展的效果和效率;优化全球工厂与产线布局,发挥集团整合协同效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快改善经营业绩。

  围绕“车用热管理系统”和“热泵”领域开展科研创新,推进海立科创中心建设。加大共性和基础技术研究和投入,优化项目建设方案,做好立项、建设及验收相关的过程管理;完善先进电机及驱动技术共性平台运行机制;海立马瑞利中国研发中心二期建设实施;新材料应用平台上海金山基地试运行;整合内外部资源全力推动研发下一代产品,CO2热泵压缩机、低电压ETS34L车用压缩机、800V/10KW温水加热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关键部件和制造装备的研发等重大科研项目;建设海立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智能制造标杆项目,探索AI技术在装备自动化应用.

  加强集团对下属企业的赋能,提升集团的管控水平。在海立财务信息一体化的总体蓝图规划和指导下,主数据标准化平台进一步完善、SAP按部署分阶段上线运行等,实现业财信息全面对接和整合;提升信息安全等级,建立纵深防御体系,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梳理并构建集团法务、风控一体化管理构架。优化及加强人员配置、加强效率与共享、统筹计划,建立共享赋能平台,提高整体管控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加快技术与管理团队建设,加快核心技术与管理人员提拔和任用,加深加厚后备梯队。完善人才发展培养体系,推动各企业三支队伍建设,包括干部人才发展项目、鹰才后备人才测评选拔培训、技术人员职级评定、一线班长管理技能合格评定。进一步推进内部技术课程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制造班组长能力素质提升。深化考核激励机制,持续推进各类人才激励方式的探讨和实施。

  围绕主责主业、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推动进行中的重大项目按计划建设,谋划产业发展新的重大项目。包括在郑州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合资设立海立控股压缩机工厂项目,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合作,实现突破性发展,充分发挥规模集约与定制化生产的优势,推动产品降本增效。芜湖海立马瑞利汽车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计划2023年完成项目总体建设,生产线万台新能源车用空调压缩机项目,2023年完成厂房建设及设备投入,新增65万台产能,打造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ESG体系是公司推进可持续发展、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和指引。全集团各职能部门和被投资公司都要积极参与和落实ESG工作,完善ESG绩效指标体系搭建,发布专项管理办法,增强全员ESG意识。坚持研发创新高效节能绿色产品,积极探索进入新能源相关产业,把公司运营和生产中的减碳增效,作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把海立打造成为国内ESG可持续发展标杆企业。

  海立品牌将不断夯实压缩机主业品牌优势,在原有基础上做增值创新,围绕公司发展战略,找准品牌新定位,全力拓展汽零产业品牌价值维度,加大品牌市场传播曝光力度,提升海立在汽零市场品牌认知度,为第二主业事业开拓赋能增效。

  2023年,海立集团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的工作主基调,进一步顺应“双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围绕双主业发展战略,以技术引领、管理提升、文化传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以技术引领创新带动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着力改善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盈利能力,加大力度整合协同,实现海立的高质量发展。

  2023年,在通货膨胀高企、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以及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将会减缓。中国外贸出口受到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产业链转移的影响,全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空调压缩机行业环境风险主要来自于空调行业的发展波动与竞争对手在产品技术优势的威胁。空调及空调压缩机市场中长期虽有增长空间,但依然会存在气候变化、供求关系变化等引起市场波动的风险。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确定性趋势,但当前尚处于发展阶段,存在由于政策变化、基础设施不足、电池材料供应变化等引起的需求和供给波动起伏的风险。新能源汽车空调及热管理行业前景广阔,现有汽车空调及热管理厂商和新进入者正纷纷涌入,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尽管芯片短缺风险为2023年全球轻型车的销量前景增加了不确定性,但形势显然正在好转,全球汽车销量有望在2023年实现增长。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原理广泛应用于空调、制冷、热泵、汽车热管理等领域,目前尚没有颠覆性替代技术,技术方向稳定,但面临技术不断进步、产品加速迭代的要求。公司将密切关注和研究市场及技术趋势,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扩大科研人员队伍、增强科研技术实力、加快产品转型升级,提升竞争能力,巩固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物流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收购的汽车零部件业务整体成本上升;同时芯片短缺造成主要客户整车销量减少影响公司订单,公司2022年度经营业绩较上年出现明显下滑。对此,公司对外积极开拓客户,研发推出新型产品力争扩展业务市场;对内采取各种降本措施,通过供应链管理、推进产品APQP项目管理来控制产品成本;同时大力推进生产布局调整,从长期看将形成规模集中效应,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总体成本。

  公司在2015年并购杭州富生及安徽海立股权整合、2021年并购海立马瑞利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形成了与上述交易相关的商誉。截至2022年12月31日,商誉原值为57,419万元,减值准备为1,547万元,余额为55,871万元,占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的2.76%。公司每会计年度末对商誉减值情况进行测试。公司委托上海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收购杭州富生形成的商誉进行了资产减值测试,根据其出具的《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对合并杭州富生电器有限公司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所涉及的资产组可收回金额资产评估报告》(评报字(2023)第0455号),至2022年末,杭州富生的商誉净值为30,217万元,不存在减值迹象。同时公司委托上海财瑞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收购海立马瑞利形成的商誉进行了资产减值测试,根据其出具的《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商誉减值测试为目的涉及的海立马瑞利控股有限公司包含商誉的资产组可收回金额资产评估报告》(沪财瑞评报字(2023)第2016号),至2022年末,海立马瑞利的商誉不存在减值迹象。若未来杭州富生和海立马瑞利的业绩不达预期,公司可能面临商誉减值风险。

  人民币自2021年二季度开始走强,2022年从阶段性稳定到快速贬值,再企稳回升,11月人民币即期汇率击破7.3,12月开始止跌回涨,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回升至6.8975。汇率波动幅度加大对产品出口以及海外资产产生一定影响,对此公司加大了对外汇汇率的动态监测,密切关注外汇汇率走势,结合自身经营管理需要、按生产经营节奏进行结汇购汇,同时适当使用工具锁定风险敞口,避免由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公司收购的海立马瑞利经营汽车零部件业务,在中国、日本、美国、泰国、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拥有28家工厂以及5个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机构。并购后公司对生产、运营、财务、人员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整合,目前仍在整合过程中,可能面临海外运营风险。公司在汽车零部件产业布局多年,并具有一定的海外企业运营经验,将继续加强与各方的沟通,从企业文化融合、管理体系优化、信息一体化管理等方面着手,加强全球业务沟通与管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