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生活  汽车趣谈

上课铃声永远“叮铃铃”? 校园铃声悄悄变脸

  一个高高挂着的铃铛,一根长长的绳子,每到上下课时,有人拽着绳子,敲打着铃铛,这是很多人记忆中的校园铃声。如今,校园铃声也在逐渐改变。一段动听的钢琴曲《致爱丽丝》后,加上一句“下课时间到了,老师您辛苦了”,铃声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舒缓的旋律配上钟声,这是南京市金陵中学的铃声。她是一所有着132年历史的学校,创建于1888年,当时为汇文书院,是一所教会学校。1988年,改名为南京市金陵中学。学校老师张铭回忆,1985年他刚来金中,那时候铃声以电铃为主,偶尔也会有钟声。“在电铃出现之前,我们学校是靠钟楼的钟声。我80年代来的时候开始有电铃,但是还经常用敲钟的方式,比如一些考试。这个大钟是美国底特律一家公司造的教堂钟,从钟楼建成以后一直悬挂在钟楼上面。”

  金中120周年校庆时,学校把校歌和钟声混编,成为今日大家所听到的铃声。“2008年,校歌的旋律录进去作为电铃的声音,效果非常好。我们现在就有了这么好听的电铃声,校歌和钟声的旋律揉在一起,听到这个铃声就想到校歌,金中人的那种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张铭说。

  把校歌作为铃声的学校还不少,南京市盲人学校的铃声有几大类,有校歌改编,有学生自创的铃声,也有大课间、阳光体育专用铃声。优美的旋律缓缓流淌,给人以平静。学校老师孙丽娟说,虽然铃声换过很多种,但是对于音量的把握,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我们的孩子对声音非常敏感,如果把铃声稍微调高一点,可能常人没有意识到,但是对他们来说,因为行走要靠对周围观察,铃声太大,可能就会干扰他接受外界声音。上下课铃声是一段纯音乐,希望通过这样纯净的音乐能够让孩子接受美,培养他们的美感意识。”

  从普通的电铃到各种旋律,有古典有现代,有经典有流行也有学校把京剧融入到铃声中。这组铃声来自南京市莫愁湖小学,上课铃声是旦角念白+《梅花新调》,下课铃声是老生念白+《说唱脸谱》。学校老师周珺说,2005年学校开设京剧校本课程,把国粹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我觉得这种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这种熏陶要比他刻意来的好得多,因为我们铃声包括校园文化京剧的元素在里面,这是一种整体的系列感。”

  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铃声,当铃声不再是“铃铃铃”时,也正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多元化。“每个学校都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它承载着校园文化特征。通过铃声来反映学生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学校的文化建设,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事情。”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祁寿东说。

  更多详细报道,欢迎收听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的各档节目。《江苏新闻联播》07:00-07:30《新闻早高峰》07:30-09:00《新闻晚高峰》18:00-19:00。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