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汽车生活  驾车乐趣

孑遗物种新疆北鲵总量突破三千尾

原标题:孑遗物种新疆北鲵总量突破三千尾

  12月13日,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新疆北鲵科研宣教中心的人工孵化展示室里,25尾新疆北鲵正欢快地在水池中畅游,它们或在水中觅食,或在网笼上攀爬,或互相玩耍。

  “这25尾北鲵宝宝正茁壮成长,人工孵化的新疆北鲵每月平均增长1.25厘米,体重增加0.83克左右。目前,最大的已长到7.5厘米,体重5克左右,最小的也长到7厘米。”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每天都会监测北鲵宝宝的水池温度、水质以及饵料情况,并对它们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今年5月,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在新疆北鲵科研宣教中心建立了集科研、教学和科普“三位一体”的“新疆北鲵人工孵化展示室”。同月,工作人员从保护核心区采集到3对新疆北鲵卵胶囊,经过一个多月的室内精心培育,6月初,人工孵化出新疆北鲵。10月16日,由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北鲵研究中心和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人工孵化的160余尾新疆北鲵幼体被放归保护水域。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袁亮说:“新疆北鲵的人工繁育,是扩大新疆北鲵种群数量与保护事业的有效途径。目前,新疆北鲵人工孵化率可以达到99%,成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

  新疆北鲵是距今3.5亿多年前的古老珍稀孑遗物种,也是新疆唯一的有尾两栖类动物。1989年,新疆北鲵在温泉县被再次发现。受地下水位下降、湿地面积萎缩等自然条件和放牧、旅游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里新疆北鲵种群数量持续减少。

  近年来,温泉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推进生态治理和保护,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科学管理,积极筹措资金,开展一系列保护北鲵工作。

  2016年,温泉县投资800余万元建设的新疆北鲵科研宣教中心投入使用。现在,人们在该中心就可以近距离看到新疆北鲵生活状况、了解新疆北鲵演变与生物进化历程,从而免除了去保护区参观带给北鲵的干扰,同时,还普及了新疆北鲵科学知识、提升生态保护意识,打响了“中国唯一 新疆北鲵”这张温泉县名片。

  2009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一区一法”为保护新疆北鲵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不断加大种群变化、驯养繁殖、环境因子、生物多样性的监测与分析。截至目前,已累计采集气象监测数据65万条,收集到保护区周边近50年来逐日气温和降水等历史气象数据,并建立了气温、水温和湿度等基础资料数据库。

  新疆北鲵科研宣教中心依靠建设、退牧还草还湿、围栏建设、人工补水、远程微波视频监控、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勘界立标“七大工程”,全方位呵护着这些脆弱的小生命。

  通过科学管理和实施防护工程,新疆北鲵的生存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主要表现为:栖息地地下水位开始上升,干涸的涌泉部分开始恢复,湿地面积萎缩得到有效控制,草甸植被退化得到有效抑制,北鲵种群数量下降得到有效遏制。

  如今,随着新疆北鲵人工孵化技术的逐渐成熟及室内培育方法的逐步完善,这个历经3.5亿年岁月和无数劫难存活至今的孑遗物种,种群数量已明显呈稳定增长态势,总量突破3000尾。

  “今后,我们将谋划好新疆北鲵保护区基础设施、科研监测、湿地保护与恢复等亟待实施的管护站、救护中心、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大数据系统等防护工程项目建设,对保护区内新疆北鲵进行全面普查,推进温泉新疆北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着规范、科学、健康的道路持续发展。”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纪晓伟说。(朱 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