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新闻  新车动态

汽车新定义06期二十二省市争相布局,百企合力新四跨,车联网商用近在眼前

作者 鲁楠

摘要:

1. 10大国家级智能网联示范区的带动下,全国22个省市涌现出超过60个车联网测试区/示范区项目,无锡、天津、长沙在城市部署、标准测试、智慧交通运营等方面建立先导示范;

2.C-V2X技术与应用在“新四跨”活动中得到充分验证,无人驾驶出租车、5G智慧公交在多地实现良好推广,车联网行业应用已具备基本条件。

3.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较好势头,长三角、长株潭岳连线成面,车联网区域协同发展趋势愈加显著。

10月13日,工信部正式批复支持湖南(长沙)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增至三家。结合2020年“新四跨”的顺利进行,车联网无论从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技术与产业链成熟情况来看,无疑已经到了商业落地的窗口期。

本文将结合全国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与重点应用落地情况,深入探究车联网商业落地前的行业趋势和挑战。

01 车联网基础设施遍地开花,先导区建设加快规模化进程

车联网示范试点建设始于2015年,在国家多部位和各地方省市的支持下,汽车、交通、ICT等多领域的企业积极投身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自动驾驶和C-V2X技术应用验证,共同探索中国车联网商用发展之路。历经五年的发展,无论从规模还是成熟度来看,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Ø 国家引领,地方跟进,多方共建车联网应用示范大舞台

l 10大的国家级智能网联示范区格局形成

2015年9月,工信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浙江成为中国首个开展部省合作推进5G车联网应用示范的省份。由此,揭开了国家主导的车联网示范试点建设的序幕。

随后北京、上海、重庆、无锡、长沙等地陆陆续续获批,形成10大的国家级智能网联/车联网测试示范区格局。

各地结合自身特色,建设形成功能各异、主体多样的车联网测试示范基地,深化车联网技术验证、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模式的探索。

l 地级智能网联示范项目遍地开花

政策的支持和重点城市的先试先行刺激全国各大中城市、企业纷纷加入智能网联示范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示范区与测试基地不下60家,遍布我国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华南、西南、西北地区22个省市。

具体而言,这些车联网的试验与应用载体建设主要分为几大类型:封闭测试场与半开放测试道路、全开放城市级示范区、智慧高速。

封闭测试场与半开放测试道路方面,主要为城市产投投资建设,委托具有相关资质和技术能力的科研部门建设运营。全国范围内较为成熟测试区有重庆智能汽车集成系统试验区I-VISTA测试区、北京顺义北小营封闭测试基地、天津西青智能网联测试基地等,面向全行业,提供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技术测试试验。此外企业、高校自建的测试基地,为技术研发孵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如同济大学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基地、长安大学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广汽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等。

全开放城市级示范区是封闭测试和半开放测试的成熟演进。当前在无锡先导区、云栖小镇等重点领域已广泛开展城市级车联网应用,江苏相城区建成全球最大的5G+北斗高精定位网。在开放道路测试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长春、深圳、杭州、无锡、长沙、保定、济南、平潭、肇庆等多座城市出台了道路测试管理规范,划定了具体道路开放区域。

高速公路是现阶段车联网和自动驾驶在公共区域最好的应用场景。为此全国纷纷开展针对高速公路应用场景的基础设施改造,打造重点项目,为高速公路车联网系统应用提供先期探索,实现智能网联重点城市的连接打通。重点项目包括:杭绍甬高速、一号高速公路、北京京雄高速等。

Ø 成熟示范区实现跃升,挂牌先导各司其职

测试区和示范区不断成熟发展,产业链初步形成,以封闭和半封闭为主的示范试点已不能满足车联网向前发展的步伐,车联网亟需从应用示范走向商用,需要在更大的环境中成长、在规模化应用中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车联网建设、发展道路,于是车联网先导区应运而生。

l 2019年5月,为落实《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动车联网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于复函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支持创建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

l 同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复函天津市人民政府,支持天津(西青)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l 2020年10月,工信部复函湖南省人民政府,支持湖南(长沙)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由此形成华东、华北、中部地区车联网先导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些区域正是我国车联网产业发展的热土。从先导区的建设任务和具体实现来看,三大先导区功能各有侧重,建设情况也各具特色。

l 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

2017年 9月 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江苏省联合牵头成立江苏无锡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组织中国移动、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华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江苏天安智联等多家核心单位实施。

总体技术框架上,示范区以 LTE-V2X通信技术为技术路线,逐步向5G-V2X过渡,通过“平台+应用+网络+终端”模式实现,特别引入公安交管信息开放平台、交通路况诊断与信息发布平台等形成跨平台信息共享,从技术测试验证分阶段逐步过渡到全区域覆盖,建成城市级车联网应用环境。

l 天津(西青)车联网先导区

2018年,天津西青测试区启动建设,立足智能网联汽车整体产业生态发展,打造集虚拟测试场、封闭/半封闭测试场、开放测试道路于一体、高精度地图全域覆盖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北方测试区”。

一期1400亩封闭测试场于2019年完成,目前已形成兼备封闭测试场、开放道路测试场与虚拟测试基地,提供 17类网联化场景测试提供多场景支撑,满足交通标志识别、红绿灯识别、行人预警等 14大类测试需求。

l 湖南(长沙)车联网先导区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于2018年6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运营方为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截止 2019年,测试区已承接近50家企业2200余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总测试里程近10万公里,发放开放路测牌照 53张。

示范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封闭测试和开放测试服务。封闭测试项目用地面积为1232亩,总投资约18.96亿元,分为管理与研发调试区、模拟城市道路测试区、模拟高速公路测试区、模拟乡村道路测试区和模拟越野道路测试区5个测试区,应用228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景。开放测试项目包括总长约 93公里,总体定位为支持L3级及以上高级自动驾驶的开放式车-路协同高速公路,是国内首条基于 5G-V2X的高速公路。

总体而言,江苏(无锡)负责车联网运营体系和路侧基础设施建设的先导示范,天津(西青)承担技术测试验证和相关标准体系的研究制定,湖南(长沙)主打城市应用场景、运营服务模式的探索创新。

在无锡、天津、长沙的示范带动下,全国其他城市正在加快车联网建设进程,仍有超过20个城市正在角逐下一块先导区牌照。

02 互联互通技术基本成熟,智能出行应用落地生根

在全国各地智能网联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培育的推动下,基于C-V2X的互联互通应用取得巨大的进步,地方智能网联政策的推动下自动驾驶出租车、5G智慧公交等车联网行业应用也逐渐在热点城市落地。

Ø “新四跨”内容更加全面,互联互通取得更大进展

由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等共同举办的C-V2X互联互通应用示范活动,是我国车联网技术与应用建设的年度总结,是对技术、终端、基础设施、安全运营的集中检验和总结。

从2018年“三跨”的“芯片模组+终端+车企”到2019年“四跨”的“芯片模组+终端+车企+CA平台”,再到2020年的“新四跨”的“芯片模组+终端+车企+CA平台+高精度地图/定位服务商”,车联网技术与产业越来越成熟、全面。

参与企业从2018年的20家发展到2020年的100余家,包括40 余家国内外整车企业、40 余家终端企业、10 余家芯片模组企业、20 余家信息安全企业、4 家图商及 5 家定位服务提供商,产业链主体更加丰富。

今年的“新四跨”增加了高精度地图和高精度定位,结合国产密码算法,车端与路侧广播位置相关信息采用先偏转后加密的形式,探索C-V2X所面临的地图和定位法规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同时,采用全新数字证书格式,增加云控平台、V2X信息演示与位置态势演示平台等新元素,开展C-V2X实车验证测试和面向公众的应用体验。

在此环境下,一是开展C-V2X通信性能测试,支持对车与车、车与路多种通信场景下的丢包率和时延等进行测试;二是开展C-V2X应用功能测试,支持对碰撞预警、红绿灯提醒、路侧信息推送等应用场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测试。

现场来自不同芯片模组、终端设备、CA安全平台、高精度地图和定位企业、整车企业在工作的安排下随机组合,能够无差别得通过前装、后装的形式为车辆实现车联通讯功能,在面向公众的开放体验中取得很好的互联互通效果。

“新四跨”标志我国在C-V2X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走在国际前列,C-V2X实现了从技术可行到规模可用的转型,现阶段已具备全面上车的基本条件。

Ø 自动驾驶出租车投入运营,5G智慧公交如火如荼

在全国车联网建设的大背景下,自动驾驶出租车、5G智慧公交率先成为面向公众开放的行业应用。虽不完全使用C-V2X技术,但无论是从政策上还是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对地方发展车联网产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018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市地区发布近30项针对智能网联道路测试的政策文件。自2018年北京第一批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发放,截至7月5日,全国18个市、县共发放自动驾驶路测牌照202张,近50家企业获得自动驾驶路测牌照。

北京包揽了全国近三分之一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数量,T4级别自动驾驶牌照和T5级别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也正式启动,吸引14家企业入驻测试。广州、上海、深圳也分别启动自动驾驶路测,全国一线城市聚齐。

长沙今年发力迅猛,以53张牌照位列全国第二,并率先推出载人和高速测试场景管理细则。

德清成为全国首个发放路测牌照的县域主体,全国各地迎来新一轮智能网联测试启动热潮。

当前全国已颁发的路测牌照测试场景已涵盖了乘用车、公交车、物流重卡、清洁车以及载人测试与高速测试,其中乘用车为牌照颁发的主流。

汽车企业获得牌照的主要有上汽、蔚来汽车、一汽、东风、长安、广汽、吉利、PSA、宝马、奔驰、奥迪中国等,其他主要为科技公司如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获得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数量较多。

在目前颁发自动驾驶牌照的城市中,长沙、平潭、济南、常州、保定、襄阳均向商用车倾斜,企业包括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北汽福田、金龙等等,部分测试区更是专门面向商用车自动驾驶路测发展,在一些重点地区商用车自动驾驶的商用速度和范围很可能大于乘用车。

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方面,最早起源与小马智行在广州南沙区的试点运行,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多地路试政策的放开,百度、文远知行、AutoX、滴滴等自动驾驶科技公司纷纷将Robotaxi推向城市街头,开展小范围的运营探索。

自动驾驶科技企业的快节奏也吸引了车企加入这一领域的竞争,8月26日,大众汽车集团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试点正式落地合肥,推出的奕秒计划将在2021年初面向社区内40万居民启动自动驾驶载客路测。

5G智慧交通应用方面,2019年6月5G正式落地商用之后,全国范围内基于5G技术打造的5G智慧公交项目在多地投入运营,成为5G率先走入百姓生活的重要场景。

在5G日渐普及的基础上,后续C-V2X功能也将率先实现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赋能,让智能网联商用车、应急车辆在开放环境中不断完善技术的成熟性、稳定性以及和周边交通环境融合性,随后逐步向出租运营车辆、家用乘用车渗透推广。

03 基础设施持续扩建,合纵连横推动区域协同

总体来说,全国范围内车联网产业无论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的成熟度以及应用的试点推广,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未来将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并更加强调区域间的互联互通,是车联网真正成为一张“全国通用”的智慧网。

Ø 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持续加快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车联网先导区的创建仍在持续,各地积极在现有测试示范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推动实现车联网“由点到面”的突破。

从全国重点项目情况来看,2019年新落地的车联网示范项目近 30个,连续两年实现翻倍增长。并且国家级示范区一般为多期建设,2020年后有望迎来上海示范区四期、武汉示范区二期三期、成都中德测试基地二期等多家示范区的后期工程落地。

车路协同市场投资规模持续保持增长,具体的产业投资主要集中于城市智能交通项目建设和公路信息化项目。

智能交通领域,2019年,城市智能交通千万项目中标1268 项,合计金额 219.4 亿元,同比增长5.1%; 2020年上半年千万项目市场规模102 .54亿元,同比增长15.51%,项目数量 512项。

公路信息化领域,2019年,公路信息化千万项目中标708项,合计金额662.5亿,同比增长239.5%,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带来的相关项目采购建设大幅增加。2020上半年千万项目市场规模136.55亿元,同比增长25.66%,项目数量166 项。

2019年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ETC在路网和车端的覆盖迅速普及,前端渗透率超过60%。同时,全国高速公路龙门架从1.5万个增长到4万个,为后续路侧传感器、RSU等智能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奠定了基础。

今年以来,《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5》等产业支持政策均提出协调推动智能路网设施建设。5G网络、C-V2X路侧基础设施、交通标志标识设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面向公共应用服务的交通数字化基础设施有望持续加快推进。

在建设模式上,因各地的财政实力、基础设施水平、发展目标有所差别,短期仍会以示范区建设、扩大的模式展开,项目集中在汽车产业资源更为丰富的一线和二线城市,持续发挥的技术标准验证和产业孵化的作用。

Ø 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在智能网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张的同时,“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连接协作成为必然趋势。表现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上,有利于区域内场景互用、标准互认、资源与信息共享。表现在车联网上,有利于实现更大范围的车联网交通体系连接贯通,实现区域一体化协同控制。

l 长江三角洲区域互认

2019年9月7日,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车联网产业发展专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期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同签订了《长江三角洲区域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互认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上海市经信委将牵头联合江苏省工信厅、浙江省经信厅、安徽省经信厅,聚焦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进行特定场景的规模应用,加快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综合示范应用体系,加快实现长三角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新融合、新发展。

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将围绕以下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一体化测试认证示范体系;共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基础设施;共同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标准;共同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试点示范区。

同时签署的《长三角地区智能网联汽车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提出,各方将发挥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实施主体作用,组建长三角地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创新联盟,搭建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平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一体化发展。

l 长株潭岳四市联盟

2020年10月22日,城市级大规模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发布会议在长沙举行,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共同签署了《城市级大规模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共建倡议书》。

倡议书明确,四市将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测试体系、应用场景、技术标准、商用示范、品牌活动等领域合作共建,并建立四市智能网联汽车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共商合作。进一步形成城市级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效应及协同发展模式,响应工信部加强智能网联汽车重点示范应用城市互动的号召,建立城市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及应用场景合作共建机制。

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四市有着长期积累的汽车产业资源,同时,各市之间交通便利,无缝链接,已形成了长江中部地区独特的城市群生态。

今年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统一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标准,推动实现封闭场地测试结果全国通用互认,督促封闭场地向社会公开测试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简化测试通知书申领及异地换发手续,对测试通知书到期但车辆状态未改变的无需重复测试、直接延长期限。降低导航电子地图测绘资质申请条件,压减资质延续和信息变更的办理时间。

落实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可以有效规范测试行为,加强检验机构协调合作,提升综合检测能力,推动区域内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数据共享与测试结果互认,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研发进程,促进车联网应用快速落地。

可以看出,在国家层面互联互通、连线成面已成为发展趋势,展望未来,京津冀、珠三角、成渝等地区也有望迎来更紧密的合作,更为细致实用的自动驾驶功能测试标准、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服务运营等标准也将逐步出台,坚定了不同地区智能网联产业链参与主体的发展信心。

规模化推广的态势已经形成,但车联网从可用到好用还需尽量相当长的一段发展历程,仍需克服诸多挑战。

第一,技术演进方面,当前基于LTE-V2X的相关技术与产品已基本成熟,面向全场景的车联网应用需要5G-V2X提供支撑,基于5G-V2X的通信技术、车端和路端协同感知技术、高精度地图技术、车路云协同控制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仍有待攻关,诸多技术标准有待完善;

第二,顶层设计方面,当前路侧基础设施建设与评价标准有待完善,在路端装什么样的传感器,以什么样的密度去配置,达到什么样的性能,有很多场景仍然是未知,导致各地建设情况不一,尚未形成统一共识。车联网建设和运营背后涉及主管部门众多,相关政策细则的出台和落实需要强大持久的推动力;

第三,建设成本方面,完整的车联网系统建设成本高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具有400多万公里的非高速公路道路,超过14万公里的高速公路,50多万个城市路口。仅路侧传感器和RSU通讯单元的布设成本就超过2000亿元,算上MEC、路侧基站以及电路改造,建设费用将成倍上升;

第四,商业模式方面,当前各地车联网建设主要以政府示范试点项目投资为主,规模化商用阶段的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厘清,投资与运营、管理主体的责任有待明确;

第五,推广应用方面,如何提升交通群体的网联化渗透率是决定车联网应用价值的关键,涉及调动整车企业的前装积极性,对存量车进行便捷、低成本的改造,引导交通参与者的使用习惯等。

04 结语

“十四五”开局在即,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应用向更大范围发展,我国车联网即将告别试点示范,真正走向产业落地。预计2021年众车企将率先在商用车、部分高端乘用车型上搭载C-V2X通信设备,开放部分典型、可靠的应用场景。2025年,车联网技术、商业模式、基础设施进一步成熟,将迎来实现大规模商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